那天在报纸上看见一句话让自己很有共鸣
原来完整的句子我忘了,但大致上的意思是那样的:
有些人总是没有活在当下
因为都在怀念过去、想象未来
把时间留给了过去和未来
却没有给当下一个机会
我就是那一个 常常把时间留给过去的人
思绪总会停留在过去的记忆
哪怕只是一件小事还是一个小物
总是觉得过去事物的影子都有值得留念的地方
所以如斯练就了我念旧的性格
因为对我来说每一件东西 都有它各自的回忆和故事
那是一段段过去却也回不去的过去
都记叙了不同人情世故的故事
也是自己曾经活着和呼吸的证明
至少对自己而言是如此
朋友曾经说过:我们会怀念过去 因为我们觉得现在不美好
偶尔也会有这样的想法 会觉得现在不如过去
所以才会那么回味过去
由此才会有想象未来的动力
刚才在面子书上看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短片: 《我们都在走》
我们都走在各自的人生路上
这段路上
有人无法继续而停下 有人坚持走到了最后
无法陪伴我们到最后的人
却都在背后的过去中祝福我们 没有消失
我们都在走
所以有许许多多的过去遗留在了身后
和面向漫长的未来路
但总会忽略了脚下的一小步当下
不断回过头会让人跌到
记得要看着前面 好好地走下去
送给自己:)
p/s: 发觉每次写部落格都是在雨夜,这绝对不是故意,纯属凑巧:p 也许雨夜容易引起我思绪跳跃的共鸣:)
2010年11月6日 星期六
一直相信
又是一个雨夜
这是一个连绵而又来得突然的雨夜
由晴转阴的瞬间变化速度
犹如给人来个措手不及的钟声
没有上课的日子 偶尔会有脑袋空白的片刻
像从原本忙碌的场景退到放空的帷幕般无法适应
在这片刻空白的生活
感恩有股积极的源泉灌入渐趋枯萎的生命
那是一场充满感情的分享会
说故事的人是那么地感慨万分 澎湃万千
一份对母校的爱 可以成为信念的永久支持
使之一直坚守在维护母语教育的岗位
那是需要极大的勇气和无畏的精神
才能持续走得下去的道路
这是第一次
以如此感性的角度 看待华文教育的过去与前景
一路走来满是荆棘坎坷而千疮百孔的华文教育
未来需要站在坚固的立足点上才能继续走下去
而这坚固的立足点 正是国家上下对多元文化的坚持
唯有坚持多元文化和多元思想
华文教育才有继续走下去的合理性
也正因为对多元文化和多元思想的坚持
华文教育工作者的关注点不应只有华教 而是全民的教育
因关注而理解的同时 隔阂也能破除
在无法做到包容的那一刻 至少保持不排斥的心态
民族信心乃是来自于民族文化的传承
秉持着民族教育就是民族希望的信念
先贤们历经风雨游走在现实和理想间 终究还是走了过来
“多彩多姿 共存共荣”
是多元文化和多元思想体现出的最佳效益
也是所有坚持者未完和未圆的梦
我们会一直相信
这段路会一直走下去
而说故事的人也会一直说下去
因为
故事仍然会持续
一直到圆梦的那一刻
一份信念 一种坚持 一直相信 一个理想
这是一个连绵而又来得突然的雨夜
由晴转阴的瞬间变化速度
犹如给人来个措手不及的钟声
没有上课的日子 偶尔会有脑袋空白的片刻
像从原本忙碌的场景退到放空的帷幕般无法适应
在这片刻空白的生活
感恩有股积极的源泉灌入渐趋枯萎的生命
那是一场充满感情的分享会
说故事的人是那么地感慨万分 澎湃万千
一份对母校的爱 可以成为信念的永久支持
使之一直坚守在维护母语教育的岗位
那是需要极大的勇气和无畏的精神
才能持续走得下去的道路
这是第一次
以如此感性的角度 看待华文教育的过去与前景
一路走来满是荆棘坎坷而千疮百孔的华文教育
未来需要站在坚固的立足点上才能继续走下去
而这坚固的立足点 正是国家上下对多元文化的坚持
唯有坚持多元文化和多元思想
华文教育才有继续走下去的合理性
也正因为对多元文化和多元思想的坚持
华文教育工作者的关注点不应只有华教 而是全民的教育
因关注而理解的同时 隔阂也能破除
在无法做到包容的那一刻 至少保持不排斥的心态
民族信心乃是来自于民族文化的传承
秉持着民族教育就是民族希望的信念
先贤们历经风雨游走在现实和理想间 终究还是走了过来
“多彩多姿 共存共荣”
是多元文化和多元思想体现出的最佳效益
也是所有坚持者未完和未圆的梦
我们会一直相信
这段路会一直走下去
而说故事的人也会一直说下去
因为
故事仍然会持续
一直到圆梦的那一刻
一份信念 一种坚持 一直相信 一个理想
訂閱:
文章 (Atom)